胃肠间质瘤等创新药纳入“湖南爱民保”大幅降低肿瘤患者治疗负担
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2日讯(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)12月1日开始,2022年度“湖南爱民保”的新一轮保障将正式生效。30种国内特药和20种海外特药被纳入特定药物目录,覆盖24种肿瘤和11种罕见病,其中包含晚期胃肠间质瘤治疗药物瑞派替尼,最高可获60%赔付,将大大减轻肿瘤的治疗负担,让更多患者“买得到、吃得起”。
60岁的刘先生(化名)是一名胃肠间质瘤患者,于2015年12月确诊,手术后病情一度得到控制。但2018年5月,肿瘤出现了肝转移,他服用一线治疗药物伊马替尼近三年,最终产生了耐药。此后,刘先生又相继服用了舒尼替尼、瑞戈非尼这两种药物,但效果一般,病情出现了进展。今年9月,刘先生开始服用瑞派替尼,服药一个月后复诊时,医生发现他的肿瘤有所缩小,医生告诉刘先生,肿瘤一旦能通过药物控制缩小,便意味着有望通过手术切除,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先生非常高兴。
湖南省肿瘤医院消化泌尿内一科主任医师沈华教授介绍,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软组织肉瘤,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和小肠。国内每年新诊断患者逾3万人,约超过10万人正在进行治疗,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。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在早期通过胃肠镜检查时发现胃肠间质瘤的存在,“其实胃的小间质瘤很多人都有,如果间质瘤是早期发现,其直径小于2公分,且经医生判断没有不良的表现,可以长期观察不用进行手术处理。”
胃肠间质瘤的治疗首选是手术切除,术后复发风险高或手术无法根治的患者,需要服用靶向药。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中的“神药格列宁”,即伊马替尼,一度也是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救命药。伊马替尼问世后,又有多款靶向药相继获批。“靶向药让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。”沈华教授告诉记者,但耐药始终都是老大难问题,病人在使用了一线、二线和三线药物后,一度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。
2021年3月,瑞派替尼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,成为国内首个胃肠间质瘤四线治疗药物,打破了晚期患者耐药困局,“相比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,瑞派替尼的的客观缓解率(ORR)即肿瘤缩小的比例明显。”沈华教授介绍,瑞派替尼对两种患者较为适合:一是所有前线药物都使用过且产生耐药性的患者,二是出现病情复发难以进行手术的患者。但该药属于自费药物,目前基本医保不能报销,对于像刘先生这样的普通家庭而言,用药压力很大。
2022版的“湖南爱民保”将瑞派替尼纳入了特定药物目录,刘先生已于8月第一轮投保期内投保,他作为既往病患者可以报销24%的费用,算下来每个月能节省近一万元。“这笔钱不是小数,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。”刘先生感慨,是政府的惠民政策让像他这样的肿瘤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。目前,刘先生的病情控制良好。沈华教授表示,临床治疗中有许多和刘先生情况相似的患者,近期她便接诊两位患者,从前用不起新药的他们在得到“湖南爱民保”的赔付支持后用上了最新的胃肠间质瘤治疗药物瑞派替尼,一位患者肿瘤得以控制,已于近期完成了手术,另一位患者也即将在本月内进行手术。
“湖南爱民保”投保不限户籍、年龄、职业、既往症病史。这意味着,不管是曾患或已患某种重大疾病,还是做过重大手术,只要是湖南省基本医保参保人皆可保可赔。像刘先生这样的既往病人群赔付比例为24%,健康人群患病后赔付比例为60%。值得注意的是,常住在湖南的“新市民”也可参加。“新市民”指的是有外省基本医保,长期居住在湖南省的人群,理赔时提供居住证明即可。
“湖南爱民保极大程度缓解了湖南市民用药贵的问题,也给医生的日常治疗带来了更多可能性,能够助力规范化治疗。”沈华教授表示,希望更多肿瘤患者可以坚定治疗信心,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新药特药纳入医保报销,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。